發(fā)布于:2024-07-19 16:26:30閱讀量:
都說“冷在三九,熱在三伏”,三伏天是一年中“最熱”的一段時間,今年的三伏天更是長達40天,我們或許偶爾會消極怠工,但此時我們皮膚的皮脂腺卻是在連軸轉(zhuǎn),為我們承受了許多。
有研究表明:溫度每升高1°C,皮膚出油量會增加10%,也就是說,在超過30度的室外環(huán)境暴曬過,會大大刺激皮膚的皮脂腺分泌。
很多人會覺得夏天很油,于是,有的人會洗臉、洗澡洗得很勤快,使用各種控油清潔的產(chǎn)品,但是請注意,頻繁、用力清潔的同時,會帶走我們皮膚的“天然潤膚劑”——皮脂膜,會破壞魚鱗病朋友的肌膚屏障,讓內(nèi)部水分丟失更加嚴重。
如果皮膚長時間處于缺水或者快速流失水分的狀態(tài),會引起皮膚出現(xiàn)緊繃的感受。有的患者也有反饋,說自己洗完澡之后,皮膚會有緊繃繃、甚至瘙癢的感覺。若是強烈缺水,皮膚還會感到刺痛。
同時,炎熱的天氣易傷陰津,濕氣較重,也會導(dǎo)致脾失健運,脾主管著身體所有氣血津液的生化和運行,脾虛了,就影響氣血的化生。魚鱗病患者本身是氣血津液缺乏,不能濡養(yǎng)皮膚,才會產(chǎn)生干燥的情況,這時候我們更要注意防范,避免血虛津虧的情況加重。可以采取熏蒸的方式,去滋陰養(yǎng)血、健脾祛濕,幫助身體進行調(diào)理。
同時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從飲食方面多加注意:
食用祛濕食物:
如薏米、紅豆、芡實、冬瓜等,有助于排出體內(nèi)濕氣。
補充滋陰食物
如銀耳、百合、雪梨、玉竹等,能滋養(yǎng)肌膚,使皮膚保持水潤。
避免生冷食物
生冷食物易損傷脾胃,影響水濕運化,進而影響皮膚健康。應(yīng)盡量減少冰淇淋、冷飲、生冷瓜果等的攝入。
適當飲用代茶飲
可以用金銀花、菊花、玫瑰花等泡茶飲用,有清熱解毒的功效。也可用麥冬、枸杞、西洋參等滋陰潤燥的藥材泡水喝,改善皮膚干燥。